星期五, 2月 24, 2006 

《打錯了》──劉以鬯



認識劉以鬯,始於2000年王家衛的電影《花樣年華》戲中引了劉的《對倒》三段文字作過場字幕,當時曾經掀起過一陣子《對倒》熱。

但閱讀劉的作品,就要數到大學三年級那年(2001年),選修了一科Television Theory,課程包括「改編文學作品」,老師選了香港電台多年前一齣改編自《對倒》的短劇作為教材,上課前要我們將《對倒》的短篇版本先讀一片。

看過之後就愛上劉以鬯。在我看過的作品當中,最喜歡的就是《打錯了》

《打錯了》收錄了多篇劉以鬯的微型小說,由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都有,當中以題作書名的一篇《打錯了》最受注目,先後被翻譯成英文、法文及日文。《打錯了》是作者由一宗交通意外引發出靈感而寫成。故事有兩個結局,第一個結局中,主角被巴士撞死;而第二個結局,就因為主角接聽了一個打錯了的電話,阻慢了行程,救回他一命,他只目睹了巴士撞死了一名婦人及她的女兒。

故事很短,不足一千字,但會引發讀者思考──每一個生活上的細節,那理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如聽電話,有可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,甚至令你死亡。

書中的故事都很有趣,看過後,你或會會心微笑,但並非笑完就算,讀畢整本書,你會有所得著。我就先後讀過五次。

劉以鬯作品的特色是風格創新,而內容則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生活,閱讀他一系列的作品,有如從小市民的角度,重溫五十年代至今的香港歷史。例如小說《島與半島》,就記錄了香港1973-1975年的社會生活面貌,例如講到七三年香港股災、紙價高企,市民在家囤積廁紙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