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2月 17, 2007 

陳慧


因為某些原因開始接觸陳慧的書。

愛看她寫的小故事,短短的一、二千字,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,所寫的愛情故事亦非迴腸盪氣、感人至深的那種,只是淡淡然的,但看過結局之後,總會令你想到一點什麼似的,不是具體的事情,可能只是一種感覺、一種感想,或者,可能是一種感動。

陳慧寫的是很地道、很「香港」的故事,場境都是大家熟悉的,用最簡單的文字,說出一個又一個在你我之間每天都會發生的故事。

喜歡的作者很多都已不多產,張愛玲、丘世文已不在人世,劉以鬯的新書多數是他的舊作結集,陳慧難得年年有新書面世。

至今買下了8本陳慧的作品,但3都借了給別人,究竟是誰借了呢?也忘記了,希望它們在人家的書櫃,生活過得仍好吧!

星期四, 6月 08, 2006 

《回到一個叫家的地方》



大學時期,江瓊珠有在《經濟日報》寫專欄,我是捧場客,平凡的一事一物,在她的筆下都變得感人細緻。

畢業後,她仍佔據《經濟日報》的一角,也記不起何時開始,她沒有寫了,但作品仍散見其他媒體。就是因為江瓊珠,開始留意她搞的出版社──進一步。家中有不少進一步的出品,最愛的一本就是江瓊珠寫的,叫《回到一個叫家的地方》。

其實《回》一書收錄的是她在《經濟日報》的文章,我大部分都發看過了,但再讀一次仍不覺悶(書買回家後,大概重看了四、五次之或多或多)。該書分成五部分,包括:家、朋友、社區、其他1及其他2。

特別喜愛她描寫家人的文章,18篇,立體地描繪了她父母的形象──江媽媽年紀愈大精力愈旺盛,雖然兒時沒機會上學,但晚年自學成功,除了每日讀報,甚至看小說、新詩。江爸爸病痛多,一條腳沒了,由年輕時的一家之主,變成事事需依賴家人的長者,火氣收了,負面思想纏擾他的腦海,經常觸及死亡的話題,又難得家人個個百無禁忌,跟他認真地討論。

江瓊珠所寫的,都很接近我們的生活,很容易便會產生共鳴,加上她的幽默抵死的筆觸,好看。

星期一, 3月 20, 2006 

做好醫生



零三年的沙士,造就了幾名醫生成為了人們口中的沙士英雄。前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鍾尚志是其中一位。

當日威院8A病房集體感染,更導致淘大花園爆發,前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仍強調沒有社區爆發,鍾尚志突然召開緊急記者會,含淚向港人發出警告:病毒已經入侵社區。在電視銀幕上看到他的淚光,至今仍歷歷在目。

沙士結束,發現沙士病毒的港大袁國勇被捧上天,到處接受歡呼與掌聲,甚至被政府委任擔當一個諮詢委員會的主席。鍾尚志就選擇離開香港這個花花舞台,辭退中大醫學院的高薪厚職,一個人到新畿內亞行醫,由月薪二十萬元變成不足二萬元,所為的只是「做好醫生」。

「做好醫生」是港台節目《鏗鏘集》其中一集的主題,內容是鍾尚志在新畿內亞行醫的生活。「做好醫生」的意思是,真正做好一個醫生應該做的事──就是救人。

這本鍾尚志寫的《刀下留人──志在行醫的日子》,是他在新畿內亞完成的作品,記錄的是他行醫二十多年的經歷,沒有大道理,亦不像沈祖堯那本《不一樣的天空》,只一味歌頌自己在沙士時的豐功偉績,鍾尚志的《刀下留人》顯得有人性得多。

鍾尚志寫的都是「人」的故事,沒有花巧的文筆,亦沒有故作艱深的醫學名詞,實實在在的寫醫生與病人之間的小故事,值得推介。

星期三, 3月 08, 2006 

《周日床上的顧西蒙》



本來想寫的,是丘世文《周日床上的顧西蒙,但找遍書櫃都找不著,才記起我把該書借了給別人。(希望他會還吧!我有很多書外借後都不見了蹤影~~~我的《煙花三月《麥肉兜兜》在哪兒?~~~)

《周日床上》本是丘世文於七十年代開始在雜誌《號外》的連載專攔。丘是《號外》的創辦人之一,是一個飽覽群書的有識之士,亦是本港最早一批的高學歷、高收入中產人士(當時社會稱之為Yuppies優皮士)。

他化名顧西蒙寫的《周日床上,寫是就是優皮士的生活──辦公室的明爭暗鬥、知識份子在社會中的矛盾等等,帶點自嘲的寫作手法,看後覺得好笑抵死之餘,亦深深感受到那份無奈。雖然作品完成於七、八十年代,但今日重看,除了那些辦公室用品如打字機等已被淘汰外,其餘的內容絕對不過時,相當值得推介。

不知何解,顧西蒙令我想起一位友人,數年前我就將此書送贈他,一向麻煩奄尖的他,難得地對此書評價不俗,有時間的話,不妨一看。

星期六, 3月 04, 2006 

平淡中的精彩



平淡,是對這本書的讀後感。但平淡不代表沉悶,反而,平淡更讓人覺得可愛。

最初是看到台灣的雜誌介紹這本書,很想看,但找遍了旺角及銅鑼灣的二樓書店都找不到,終於在PAGEONE找到了。

這是一本德國小說,作者Siegfried Lenz是德國著名作家,由五十年代寫作至今《失物招領處》是他2003年的作品。

故事講述主角是一名認為什麼都可以取代的富家子,放棄打理家族業務,甘願在火車站的失物招領處當一個小職員。在招領處的工作其實很沉悶,但有一點是有趣的,就是失物的種類真的千奇百怪,由細小的銀包,到大件的行李,高爾夫球棍、結他、公事包、塞滿鈔票的洋娃娃等;而到來尋找失物的人,有的為了找回貴重的物件而高興半天,有的就為未能重拾賤價的舊毛衣而失落半生。

相信大家都會猜到劇情的發展,是主角從工作當中認識到,原來世上並非所有的東西都可取代,有些物件,你遺失了,會後悔終生。

故事真的真的十分平淡,但,就是喜歡。

星期五, 2月 24, 2006 

《打錯了》──劉以鬯



認識劉以鬯,始於2000年王家衛的電影《花樣年華》戲中引了劉的《對倒》三段文字作過場字幕,當時曾經掀起過一陣子《對倒》熱。

但閱讀劉的作品,就要數到大學三年級那年(2001年),選修了一科Television Theory,課程包括「改編文學作品」,老師選了香港電台多年前一齣改編自《對倒》的短劇作為教材,上課前要我們將《對倒》的短篇版本先讀一片。

看過之後就愛上劉以鬯。在我看過的作品當中,最喜歡的就是《打錯了》

《打錯了》收錄了多篇劉以鬯的微型小說,由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都有,當中以題作書名的一篇《打錯了》最受注目,先後被翻譯成英文、法文及日文。《打錯了》是作者由一宗交通意外引發出靈感而寫成。故事有兩個結局,第一個結局中,主角被巴士撞死;而第二個結局,就因為主角接聽了一個打錯了的電話,阻慢了行程,救回他一命,他只目睹了巴士撞死了一名婦人及她的女兒。

故事很短,不足一千字,但會引發讀者思考──每一個生活上的細節,那理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如聽電話,有可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,甚至令你死亡。

書中的故事都很有趣,看過後,你或會會心微笑,但並非笑完就算,讀畢整本書,你會有所得著。我就先後讀過五次。

劉以鬯作品的特色是風格創新,而內容則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生活,閱讀他一系列的作品,有如從小市民的角度,重溫五十年代至今的香港歷史。例如小說《島與半島》,就記錄了香港1973-1975年的社會生活面貌,例如講到七三年香港股災、紙價高企,市民在家囤積廁紙等等。